除了《被偷走的那五年》外,近期在大馬最被熱烈討論的電影肯定是“有錢仔”麥浚龍首次執導的《殭屍》。
當年中國臺灣電影還沒發迹,香港電影獨霸市場,片種百花齊放,更延生許多系列電影:古惑仔系列、追女子系列、開心鬼系列、賀歲片系列...當然 還有港片獨有的殭屍片,林正英演得的道士,還是許冠英、錢小豪兩位徒弟,已經是殭屍片的常識。
因此,傳出Juno要拍殭屍片,這股“殭屍風”又再度掀起,引起許多關注。很可惜,我對殭屍片沒有太大情意結,印象也不深,無法說些什麽。只是,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兩級,不在乎被罵爛片,卻也獲得許多讚賞聲,還入圍六個國際影展。這很有趣,原來不同背景的人,看電影真的是有差別。
我自己猜想,那些批評 失望、爛片的人,不外乎想看回70、80年代的殭屍片,想林正英如何收拾殭屍,想被殭屍嚇到停止呼吸。而,這部殭屍片卻只讓殭屍在結局出現不超過10分鐘,還要加入許多日式美學,這種觀眾哪受得了。
對我來說,這當然不是爛片,還拍得相當到位。
我稱不上是電影人,只是上過幾堂課,略懂 略懂。我熱愛看導演 演員專訪、習慣先讀電影介紹和影評,最愛making of,這些都讓我能容易吸收電影的養分。在課堂上,老師總是拿著remote control,叫我們注意這個鏡頭,轉過頭又解釋導演這樣剪接的原因,哪怕是一秒的畫面也被形容到影響整部電影。有時,我真的懷疑電影老師是精神病,自己想太多。
這種調教下,我再也無法輕鬆投入電影,電影再也不是娛樂這麼簡單。對,我也患上了精神病!每次看完電影,我會嘗試了解導演的想法,鏡頭的運用,服裝和場景的設計,即使有時抓爆腦也想不通,但這也變成了習慣,也是樂趣。(但,我還是覺得 我老師有病)
殭屍是古代人把屍體運回家鄉,避免客死異鄉,這麼可憐。Juno認為,殭屍是溫馨的,他並不是要拍殭屍大戰道士的電影,反而想探討害怕被遺忘的恐懼,放不下 帶不走 這些訊息。而,我真的有感應到這件事。
“別說道士了,連殭屍都沒有了” 電影里這句對白已經說明一切。現在的人連中秋節都不提燈籠,新年都不守夜了,即使再重拍殭屍片,現在的人還會喜歡嗎?不如,將固有的元素再推陳出新,拍出自己的一種風格。
一件作品,交由不同的人去詮釋,本來就會有不同的化學反應,好評或劣評都會增加作品的意義。無論你把電影當成2小時的娛樂工具,或是很歇斯底裡地挖掘每部電影,都請買票入場 支持電影 ,哪怕是爛片。